日前,百度成立了百度健康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(下稱“百度健康”),加碼大健康服務。僅一周的時間,百度成立了第二家公司。
天眼查數據顯示,3月18日,百度成立了“銀川百度健康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銀川百度健康”)”,經營范圍包括健康管理;健康體檢;健康咨詢、醫療咨詢、醫院管理及咨詢等。銀川百度健康為上述百度健康全資子公司。
觀察者網發現,此次百度入駐的銀川市也把互聯網醫療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項目。2017年,銀川市曾集中與丁香園、北大醫信、醫聯等15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簽約。之后,銀川又陸續與阿里健康、京東醫藥城、平安健康、360健康等60多家互聯網醫療企業對接。
兩家公司的大股東均為李彥宏
3月12日,百度健康的成立讓外界紛紛猜測,百度或許是要模仿阿里、京東等公司,在大健康領域下注。
彼時百度方面向觀察者網表示:百度健康只是將原有的“百科醫典”和“問醫生”等業務做整合,是一次單純的工商變更行為。后續的發展需要等待進一步的公開,目前百度健康依然歸屬于移動生態事業群組,沒有新變化。
而實際上,百度于2015年便成立了移動醫療事業部,但是2017年被整體裁撤。隨后在2019年,百度再度上線了“百科醫典”APP,百度稱該項目聯合海內外頂級醫療資源共建權威醫學健康科普平臺,給用戶提供豐富全面、通俗易懂、無廣告的健康科普知識。
在疫情期間,百度還上線了"醫療健康中心"小程序。觀察者網發現,如今"醫療健康中心"小程序已更名為"百度健康",新的小程序已經融合了"百度健康醫典"以及"問醫生"等健康相關服務,這些也是百度在疫情期間為用戶提供的主要服務。
值得注意的是,疫情期間國內互聯網醫療迎來了大發展。2020年春節期間,互聯網醫療在線問診領域獨立APP日活最高峰達到了671.2萬人,最大增長接近160萬人,漲幅達到31.28%,線上問診人數激增。 今年3月5日,國務院發布的《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》也明確表示:支持“互聯網+醫療”等新服務模式發展。
相比百度,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已經率先發力。
京東于今年2月上線京東健康APP,涵蓋線上問診、購藥、保健品購買和健康管理等場景,并提供口罩和酒精消毒液等防疫商品的購買渠道。
阿里健康也在3月15日進行了組織架構升級,委任朱順炎擔任CEO。阿里健康方面表示,將為面向未來的創新加強組織保障和投入,助力加速全社會醫療健康領域的數字化“新基建”。據了解,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團“Double H”戰略(Health and Happiness)在大健康領域的旗艦平臺,是阿里巴巴集團投資控股的公司之一。